下一張(熱鍵:c)
清朝時因為開墾而形成的六堆聚落,由右堆、前堆、後堆、中堆、先鋒堆、左堆組成,如今已是南部客家的代名詞,雖然現今屬於高樹、長治、麟洛、內埔、竹田、萬巒、新埤、佳冬等屏東境內的八個鄉,但即使舊名隨著時代變遷被遺忘,六堆的客家本色早已寫入當地民眾共同的歷史與記憶.....

老街之旅是如今週休二日假期裡很受歡迎的行程,但有時在簇新街道上,開設的是特別為觀光而生的商家,可以回味的古意總是寥寥無幾,難免覺得有些惆悵;《六堆回味》裡的每間老舖不一樣,每頁都是庶民生活的縮影,那食舖與小店,圍繞的是舊時農業生活裡不可或缺的日常所需,不須浮誇不用做舊,停駐的時光就會帶我們回到遙遠的從前.....

《六堆回味》以最多篇幅介紹讓人看得發饞的客家美食,各種米製的粄、湯圓、糕餅,手工豆花、豆腐、花生糖,熱氣蒸騰暖著居民的胃,更牽動離家遊子的心,我總覺得令人垂涎的吃食往往是最不容易被遺忘的,因為味蕾總是很念舊啊!

最引我好奇的是書中幾樣出了客家鄉就少見的食物,像是泛著一抹淡紫的花生豆腐!不是以黃豆為原料,而是花生研磨的花生漿製成,不需添加色素就會出現清雅的粉紫,我遍搜腦海裡的的味覺記憶,確定我是從未嚐過,真想吃吃看那是什麼滋味呢!

書中也介紹許多特別的行業,像是即使鄉間也不常見的孵卵場。專業養雞場都擁有自己的孵蛋機,麟洛鄉的永生孵卵場則是專幫小農養雞戶「代孵」,以孵蛋機恆溫提高成功率,當農戶把自家雞蛋送來,五天後要照光檢測是否為受精蛋,十五天後除了小心翼翼把新生小雞放入紙盒裡,還要請理機器中的殘殼髒污,來來回回所需的工不少,但孵一隻小雞的價格卻只收五、六元,未孵出的蛋也一定完璧歸趙,誠信是老派生意人的信仰,讓老闆在微利又辛苦的工作裡堅持著。

在竹田鄉兩代行醫的瑞昌診所李瑞昌、李建文醫師父子檔,鄉間默默行醫六十二年,也是少見的傳承老店,善心的李老醫師遇窮苦病人就讓其賒帳,也說既然讓賒就不盼歸還,老醫師過世後,李建文醫師燒掉父親成疊的病例單據,粗估價值高達數輛名車,這視病猶親的大愛與胸襟,怎不讓人感佩!

細細讀著書中四十多家的老店,每間都有層層疊疊、濃得化不開回憶,這不只是一門小生意而已,裡面蘊含的是一段段人生;兩代三代甚至百年的經營,有的老店仍堅守本業生意興隆,但也免不了有些店家逐漸凋零,時間的洪流吞沒了青春歲月,也改變了六堆的生活型態,不變的是越陳越香的客家風情,讓人神往.....

本文為行政院研考會出版品處邀文 同步刊登於  OPEN ePaper NO.95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miu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